首页
学院举办“边界与担当”师生关切响应日主题活动
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,筑牢教师廉洁从教、规范从教的思想根基,11月27日下午,学院在滨海校区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第六场师生关切响应日活动。本次活动邀请学院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、监察专员王国成担任主讲嘉宾,以“边界与担当——教师工作中的‘安全区’与‘风险点’”为主题,为教师们带来一场立意高远、内容翔实、发人深省的专题交流。
活动伊始,王国成对活动主题给予了充分肯定,他指出,明晰“边界”与“担当”的辩证关系,是新时代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一环。他结合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制度解读,并指出,制度的价值在于划定清晰的“安全区”,“只要全体教师自觉在纪律和规矩的框架内行动,不触碰底线与红线,其职业生涯就是安全、坦荡的。”
随后,王国成深入剖析了多个公开通报的违反廉政纪律的典型案例,内容涵盖学术不端、师生关系、经费使用等多个风险领域,这些发生在高校领域的“身边事”和“活教材”,让在场教师深受触动,真切感受到“风险点”并非远在天边,而是潜藏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。
在交流环节,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、科研与管理实践,踊跃发言、各抒己见。大家围绕如何规避师生交往、科研经费使用、兼职取酬等领域的潜在风险,共同探讨如何成为一名“既能用大爱温暖学生、又能用智慧保护自己”的好老师。现场思想碰撞热烈,许多模糊地带得以厘清,共识在讨论中得到凝聚。
本次主题交流活动,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。通过以案明纪、以制为尺,活动成功地将“严管就是厚爱”的理念植根于教师心中,不仅帮助教师们精准辨识了“风险点”,更清晰地划定了“安全区”,有效激发了大家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从教、热心从教、舒心从教的责任与担当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。(耿晓哲供稿)







鲁公网安备37070502000162号